近期到访专家
 您当前的位置:中宏网/中宏专家面对面

2014年第71期 杨萍:基础设施投融资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稳增长”仍靠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近期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一大批基建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从何而来是其中的关键。本期专家面对面我们邀请要到了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杨萍女士,为我们深入介绍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

  首先,杨萍副所长对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这三大领域的投资情况逐一分析。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快速下降的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下调速度快于预期且短期很难改善;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整抑制了投资增长。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就要从基础设施着手,且基础设施建设又是政府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的领域。

  在分析过当前我国投资形势后,杨萍副所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近期我国投融资制度改革进程,脉络十分鲜明。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里明确指出要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到全国人大通过新《预算法》为改革打下法律基础,再到国务院部署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并提出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模式融资,财政部清存量,出台存量债务清理甄别方法。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的规定和措施,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或一些重点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可以看出,PPP模式是本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抓手。杨萍副所长十分详细的介绍了PPP模式。PPP模式的实质是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的框架下,政府决定合作的领域和目标,私人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传统融资模式不同,在PPP模式中,项目完整的“生命周期”里都有私人部门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风险公担。而且,PPP模式下政府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直接付费协议,而不是项目担保协议。因此,PPP模式或许能够发挥有效的阻断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演变成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杨副所长同时强调,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由于PPP模式还存在交易成本较高等特点,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融资。

  基础设施PPP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热潮,这种热潮在中国也势不可当。短期内PPP模式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同样取决于我们目前的制度环境或者政策环境,以及公共执行力的提高。在执行过程当中,我们还是用项目试点开始,逐渐摸索出PPP模式究竟适用于哪些领域。

往期目录




[转发友人][打印本页][关闭窗口]